青云路(科举) 第125节(3 / 4)
不过沈伯文先前所做的一切,却不是丝毫没有在他们心上留下痕迹,无论是兴化本地的百姓们,还是后来被附入兴化的外地流民们,都知道自己还没有饿死,是因为谁的功劳。
甚至他们还想要给沈伯文立生祠,最后被他拦住了。
他们在这半年内见到这位长得好看的知府大人的次数,比先前大半辈子见到的官儿们的次数都多。
沈伯文在现代的时候,也看过不少历史小说,上面动不动就会写什么官员离任,百姓们十里相送,哭着喊着舍不得他走,还要送上一顶万民伞等等的情节。
他原本以为这只会是出现在小说之中的情节,在现在自己所处的这个朝代,这样的场景应该不会出现,但在他与惠正青交接完知府官印和一切事务,带着家眷登上马车,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错了。
马车停在了城门口。
不为别的,仅仅只是因为前方聚集了太多的百姓。
他们大多手里都提着自家手编的篮子,有的篮子里头放着自家婆娘亲自动手烙的饼,有的篮子里放的却是攒了大半年准备留给家里人补身子的鸡蛋,有人怀中抱着一棵大白菜,也有人提着两条熏鱼……
百姓们手中的东西各不相同,他们唯一相同的,便是对马车上的人满心满眼的不舍。
沈伯文从马车上下来,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他很眼熟,甚至能叫得上名字,比如雷老爷子和雷茂父子,左宏吉,姜大郎,牛二郎等等,有的他叫不上名字,但却也并不陌生。
这都是他治下的百姓。
他还没有开口说话,前来送行的百姓们就按捺不住了,不知是谁先高声喊了一句:“沈大人!能不能别走啊!”
这人说完,周围的百姓们也似乎得了什么底气一般,也七嘴八舌地说起话来。
“是啊是啊,您就不能一直给咱们当知府吗?”
“之前那个什么胖知府,不也在这儿留了好几年才走的吗,您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了啊?”
就连大人怀里抱着的小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父母教的,奶声奶气地说:“大人不走……”
被霜娘和雷茂牵着的金凤站在人群的最前面,此时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得跟花猫似的,然后做出了她这辈子胆子最大的一件事——她攥住了沈大人的衣摆,抽抽噎噎的,眼巴巴地仰着头问他:“大人,您和夫人……真的要走吗?”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爹和娘好不容易才和好,对自己这么好的大人和夫人又要离开。
还是口音浓重的兴化方言,可沈伯文如今已经不会像初来乍到那会儿一样听不懂了,他心中微微有些酸涩,无奈地扯了扯嘴角,想要说些什么,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一般。
半晌之后,他才垂下眸子,声音沙哑地开口道:“乡亲们,回去吧。”
他能说什么呢?圣命不可违?还是说南阳府的百姓更需要自己?
面对这些殷殷期盼的目光,他说不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来。
或许是终于明白留不住他,百姓们渐渐地安静了下来,只是人群当中还隐约传来几声抽泣的声音,片刻之后,人群从中间散开,苏家家主手中捧着一样东西走了过来。
沈伯文的视线顿住,尽管他先前并没有见过,但这件东西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万民伞。”
他缓缓呼出一口浊气,眸中情绪复杂难言。
百姓们送来的其他东西他都不会收,也不能收,唯一能收的,恐怕只有眼前这把万民伞。
“多谢乡亲们。”
面对着一道道期盼的目光,沈伯文双手作揖,深深躬身行了一礼,久久才重新直起身子。
接过万民伞,他狠了狠心,登上了马车。 ↑返回顶部↑
甚至他们还想要给沈伯文立生祠,最后被他拦住了。
他们在这半年内见到这位长得好看的知府大人的次数,比先前大半辈子见到的官儿们的次数都多。
沈伯文在现代的时候,也看过不少历史小说,上面动不动就会写什么官员离任,百姓们十里相送,哭着喊着舍不得他走,还要送上一顶万民伞等等的情节。
他原本以为这只会是出现在小说之中的情节,在现在自己所处的这个朝代,这样的场景应该不会出现,但在他与惠正青交接完知府官印和一切事务,带着家眷登上马车,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错了。
马车停在了城门口。
不为别的,仅仅只是因为前方聚集了太多的百姓。
他们大多手里都提着自家手编的篮子,有的篮子里头放着自家婆娘亲自动手烙的饼,有的篮子里放的却是攒了大半年准备留给家里人补身子的鸡蛋,有人怀中抱着一棵大白菜,也有人提着两条熏鱼……
百姓们手中的东西各不相同,他们唯一相同的,便是对马车上的人满心满眼的不舍。
沈伯文从马车上下来,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他很眼熟,甚至能叫得上名字,比如雷老爷子和雷茂父子,左宏吉,姜大郎,牛二郎等等,有的他叫不上名字,但却也并不陌生。
这都是他治下的百姓。
他还没有开口说话,前来送行的百姓们就按捺不住了,不知是谁先高声喊了一句:“沈大人!能不能别走啊!”
这人说完,周围的百姓们也似乎得了什么底气一般,也七嘴八舌地说起话来。
“是啊是啊,您就不能一直给咱们当知府吗?”
“之前那个什么胖知府,不也在这儿留了好几年才走的吗,您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了啊?”
就连大人怀里抱着的小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父母教的,奶声奶气地说:“大人不走……”
被霜娘和雷茂牵着的金凤站在人群的最前面,此时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得跟花猫似的,然后做出了她这辈子胆子最大的一件事——她攥住了沈大人的衣摆,抽抽噎噎的,眼巴巴地仰着头问他:“大人,您和夫人……真的要走吗?”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爹和娘好不容易才和好,对自己这么好的大人和夫人又要离开。
还是口音浓重的兴化方言,可沈伯文如今已经不会像初来乍到那会儿一样听不懂了,他心中微微有些酸涩,无奈地扯了扯嘴角,想要说些什么,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一般。
半晌之后,他才垂下眸子,声音沙哑地开口道:“乡亲们,回去吧。”
他能说什么呢?圣命不可违?还是说南阳府的百姓更需要自己?
面对这些殷殷期盼的目光,他说不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来。
或许是终于明白留不住他,百姓们渐渐地安静了下来,只是人群当中还隐约传来几声抽泣的声音,片刻之后,人群从中间散开,苏家家主手中捧着一样东西走了过来。
沈伯文的视线顿住,尽管他先前并没有见过,但这件东西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万民伞。”
他缓缓呼出一口浊气,眸中情绪复杂难言。
百姓们送来的其他东西他都不会收,也不能收,唯一能收的,恐怕只有眼前这把万民伞。
“多谢乡亲们。”
面对着一道道期盼的目光,沈伯文双手作揖,深深躬身行了一礼,久久才重新直起身子。
接过万民伞,他狠了狠心,登上了马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