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科举) 第12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他自己在官场时间太短,见识太少吗?怎么先前好像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接旨起身之后,就连来传旨的内侍看沈伯文的眼神,都透着淡淡的同情,还主动安慰他:“沈大人莫要担忧,您是有本事的人,哪怕是到了南阳府,定然也能将那边治理得妥妥当当的。”
  沈伯文此时的心情复杂难言,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沉默了片刻,他才开口问道:“公公可知,接任兴化府知府的是哪一位?”
  若说是不是舍不得兴化府的大好情势,答案是肯定的,他还没有高尚无私到那个程度,只是身为景德帝的臣子,服从安排是必要的,旨意都下来了,容不得他有什么意见。
  他问这一句,也是想为兴化府的百姓们打听接下来的父母官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尽管就算问清楚了,也可能只是徒劳。
  不料这位传旨内侍却笑眯眯地道:“这边是咱家要同沈大人您说的第二件事了。”
  沈伯文平静地道:“公公请讲。”
  “陛下让咱家带话,兴化府下一任知府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让您在赴任南阳府之前,送一道密折进京,引荐您觉得合适的人选,不过用不用,就说不准了。”
  他话音落下,沈伯文不由得怔了怔。
  旋即心下骤然一松。
  虽然知道这是景德帝针对与把自己调走的补偿,但也是帝王身上难得一见的人情味,为了兴化府的百姓们,他心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股感激。
  第一百一十四章
  送走传旨的内侍, 沈伯文回府之后思索了很久,斟酌了数日,才终于在密折上写下一个名字
  ——惠正青。
  ……
  京都, 朝廷之中关于谁来继任兴化府知府,各个派系颇是争了一番,毕竟是现成的功劳, 谁要是过来,就能白捡, 却没想到他们争来争去,陛下却钦点了一个人,大都有扫兴之感。
  不为别的, 盖因这人是方御史的弟子,一脉相承的性子,外加脾气直。
  惠正青自己也没想到这件事会落在自己头上,但思及自己与沈伯文自从杭州府乡试回来之后的交情,又忽然间多少有些了悟,因而恩师叫他过去询问的时候, 他便实话实话了。
  方御史沉思了片刻, 没有说别的, 只交代他:“既然他们信得过你,那就好好做, 莫要让为师失望。”
  他自然是信任自己弟子的品行的,事实上,先前朝堂上那些人提出来的关于兴化府继任官员的人选, 他一个都瞧不上, 明摆着都是想去占功劳的, 打量谁看不出来呢?
  只不过这不属于方御史的业务范围, 他自认跟自己也扯不上关系,因而才懒得掺和,一言不发的。
  不过现在却不一样了,正青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人品和能力都是上乘,不管沈伯文是因为与正青之间的私交而了解并信任他的品行,还是为了想卖自己一个好,才向陛下举荐了正青,他都承他这份情。
  “学生明白。”
  他交代完这句之后,惠正青神色端正,拱手应下。
  ……
  惠正青来得很快,沈伯文那边也已经将该收拾的收拾好了,除了平时就同沈伯文走得近的一些人家,大部分百姓都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官马上就要换人了。
  事实也是如此。
  对于平民百姓们来说,每天最关心的就是地里的庄稼怎么样,今天能不能吃上一顿饱饭,或者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他们并不关心头顶上的皇帝是谁,知府这样的高官,距离他们的距离也很遥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