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将军解战袍_分卷阅读_48(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后,这位大长公主且不足意,还拿王太后哭诉之时说的那句“事死本当如事生”出来作伐子,可她认为“如事生”并不应该——最起码不只应该——只用拿奴婢殉葬、陪陵来表达。
  首先,这长信宫可是太皇太后住了几十年的地方,便是薨逝,三年五载、甚至三十年五十载的,也未必没有想着要回来看看的时候罢?
  所以最好的法子,是尽可能从人事物等方方面面,从大摆设到窗前树上那窝燕子,都给维持原状!
  “阿母在天有灵,必是欢喜!”
  馆陶大长公主一脸凄婉欣慰之色,绝了王太后正位长乐宫之路。
  却还不足,她还要加一句:
  “至于太后说的,恐阿母陵寝之中寂寞……
  这不是‘事死本当如事生’么?让几个奴婢去孝顺算什么?你做媳妇的孝心,该亲自去服侍才是。”
  #卧槽!#
  #这位和阿娇姐姐果然是亲母女!#
  #上一回唱大戏,阿娇姐姐就赶便宜娘去阳陵;这一回唱大戏,便宜丈母娘索性赶便宜娘去灞陵!#
  #而且比起阿娇姐姐的粗暴简单,这位段数明显更高啊!#
  毕夏震看了一眼猛地噎了一下、连抽泣声都止住、呆呆瞪眼的王太后,再看看犹自抚着衣袖,感叹“太后这心意确实好,事死如事生,怪道阿母在时,总赞你孝顺”的馆陶,实在有点可怜便宜娘,却不知道怎么的,还很有些想笑。
  幸灾乐祸、不孝逆子,不外如是。
  好在王太后虽没能有个十足孝顺的好儿子,却有两个十二万分孝顺的好女儿。
  隆虑有些愣,只知道喃喃:“可曾祖母过世时,也没听说祖母去南陵守着啊?”
  平阳却恭顺凑趣:
  “要说孝顺,母后虽好,姑姑也不虞多让呢!
  这些日子母后接连病着,虽有心,却更不敢过了病气与祖母,每每连累姑姑,连昨夜也是……
  祖母总是更爱重姑姑的。”
  短短三言两语,便扭转乾坤,将陪老太太的“光荣任务”交到馆陶手上。
  毕夏震顿觉悚然:
  怪道室友都说平阳两任丈夫死得有趣,夏侯颇更是死得及时——与父婢通奸说起来不算小事,但大汉再怎么说重视孝道,有些问题却仍是乱七八糟的,什么父女兄妹扒灰养小叔子的,都不罕见。
  这么个罪名,还是长公主之夫,便落得畏罪自杀,还导致除国,也真有些夸张。
  巧不巧的是,那时候卫青已是大司马大将军,且匈奴已经被打得至少十几年无南下之力,大汉损失也不小,皇帝终于渐淡了征伐之心……
  最重要的是,卫青无妻。
  夏侯颇一死,平阳正好成了卫夫人。
  简直巧极了。
  毕夏震对这段往事原本只当故事听听,现在真身体验平阳的战斗力,才知道什么叫女人能顶半边天!
  ——后来这位真陛下对平阳越发敬而远之,未必没有此时感悟之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