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凤宁板起脸:“你总是瞻前顾后,所以才什么事都干不成。你想着她,她替你考虑了吗?我连我大姑表姐妹都带出去了,我自己父亲弟弟妹妹都还在农村,你让别人怎么看我?说我那么大本事,亲戚和村里人都带出去了,结果还留你在家里种地。你不怕人在背后戳我脊梁骨?我不带我奶,谁都会理解,她害死了我妈,我怎么对她都不过分。”
  凤金宝沉默以对,显然很为难。
  凤宁有些恼怒他的态度:“你不替你自己考虑,难道不替我两个弟弟考虑?他们的前途全都在你一念之间,你是想让他上大学,还是想让他们混个初中毕业就算了?”
  凤金宝终于开口问:“那什么时候搬?”
  凤宁见他松口了,语气缓和了些:“总要等到这个学期结束,下个学期去城里上学,我还要给他们找好学校转校才行。你也需要时间安排好家里的事。”
  “好。”
  凤宁和凤金宝研究了一下工人的花名册,决定给家庭最困难的人先发工资。让凤金宝挨个去通知,不发的也先跟人说一声,让他们再多等几天,免得白跑一趟。
  前年就开始帮忙扎花灯的那群熟练工,最多的一个能拿八百多块钱,加上凤宁年前发的一百块钱奖金,差不多就有一千块了。那些去年才被叫去扎灯笼的,也拿了五百多块,加上奖金就有六百多。
  两者之间的工资差别还是挺大的,有些新工人就说了:“我们也都会做了,下次工资是不是给我们加一点?”
  凤宁说:“放心吧,下次大家的工资就都是一样的了。”
  这个答案让他们很满意。他们跟着凤宁去干活,吃住行都是凤宁负担的,还给买衣服,这钱就是纯收入,干两三个月,就能顶上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还不耽误家里的种地,这差事未免太好了。
  这点让许多人羡慕,一些没能去的,也跑来找凤宁,想让凤宁带他们去扎灯笼。
  凤宁说:“我以后还会需要更多的人手,只要能干活,服从安排,不偷奸耍滑的,我都会尽量带出去。”
  她没有说去沈阳布置灯会的事,因为还有一段时间,免得现在说了,家里就会被求职的人踏破门槛,没有宁日。
  发完手头的钱,凤宁又亲自去没领到工资的人家登门道歉,说等北京的钱到账之后,第一时间回来给大家发工资。
  凤宁在家住了两天,还抽空去学校看了住校的凤松,小哥俩得知大姐回来,高兴得不行。
  凤宁把从北京带回来的礼物给了他们,嘱咐他们好好学习,两小子满口答应。她没提给他们转学的事,免得他们分心多想,等确定之后再说吧。
  回到南安,凤宁又去盛家登门拜访。
  盛重远也从报纸上看到了报道,他对凤宁是相当羡慕的,因为那是他的顶头上司,他这辈子都未必能见到,没想到凤宁竟然见到了,他问凤宁:“你跟领导见了面,他跟你说了什么?”
  凤宁便把领导说的话复述了一遍,盛重远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给我们南安长脸了,以后还得加油干。”
  当初他和妻子对凤宁执意要去扎灯笼非常不理解,然而没想到她竟然在短短两三年内,就把这份小事业做到了行业巅峰,不得说,凤宁的眼光和魄力都叫人佩服。
  凤宁说:“盛叔叔,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问问你的意见。”
  盛重远说:“你说吧。”
  凤宁说:“现在咱们市里把彩灯已经做成了固定的文化名片,但人民公园的场地太小了,局限性非常大。市里是不是该另外弄个大场地,以后专门用来布置灯会?”
  盛重远听她这么说:“你说的似乎也有点道理,大概需要多宽呢?”
  凤宁说:“起码得一百多亩。”
  盛重远想了想,说:“这事得跟老肖提意见,这该属于他们□□门管的事。”
  凤宁说:“盛叔叔应该知道肖主任家在哪里吧?我想上门去拜访,每次找他都要去市政府,公事还好,私事的话感觉就有点不太合适。我正好也给他从北京带了点礼物。”
  盛重远说:“没问题,我这就带你去找他。”
  盛重远领着凤宁去了肖达家里,他们就住在一个院里,肖达家就在前面两栋。肖达见到凤宁,非常高兴,又把盛重远之前问的问题问了一遍,还是关于领导看灯会的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