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秋桂子_分卷阅读_3(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问过吴太丞好。”老夫人道。
  “吴太丞安好。”小衙内往地上一跪,磕了个响头,“多谢太丞救命之恩。”
  神医吴绷面,沉声道:“小衙内不必多礼。”嘴形奇异。
  小衙内一骨碌爬起,小手复牵紧一旁小蛇的手。
  神医吴嘴角抽动。
  “烦劳吴太丞替小孙号一号脉。”老夫人道。
  婢子搬张小凳在神医案边置下,小衙内坐下,小蛇递上丝枕,垫起小衙内腕部。神医吴捻着三指,在小衙内寸关尺上轻放。
  半支香工夫,神医吴缩回手,令衙内伸舌。
  “小孙此病便是如何?”
  神医吴晙一晙徒弟,道:“小蛇,替为师的将书箱来。”
  小蛇知趣,曳着小衙内的手道:“小衙内,且领我去厢房取书箱。”
  待孩儿们行远去了,老夫人蹙眉道:“实不相瞒,小孙近半年寻医无数,有道癫的,有道说狂的,有道痰迷心窍,有道心经蓄热,有道中鬼祟。凡此种种,汤药不知服了多少,只没个定论,老身也不识得这许多。”
  “只按证看,便是个癫证。癫者可岁一发,不治便数月发,再不治便月四五发。有恐甚,叫笑,自语,有妄见,有谩骂。(2)醒时自好,便忆不得。”吴太丞道。
  “如何个癫,癫了这许久,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老夫人道,“有医者道是狂证,却不是?”
  “狂者发病延绵数月,不似这般即过即好。且日夜不休,少卧不饥。时自高贤,自辩智,自尊贵(2)。衙内醒时甚好。况狂者多年长,小衙内年岁尚未到。”神医吴道,“只是脉相,却不似癫。”
  “却如何说?”
  “癫者,为胎病,发时其脉三部阴阳俱盛。癫者乃阳附阴,腰以下至足热,腰上寒也。在下看衙内,脉弦浮,苔黄腻,身不甚寒热,倒似肝风行上。”神医吴道。
  “肝风?”
  “肝风者,动也,即为搐搦。医者言有痫,痫即俗称‘羊角风’。痫证便是可有这番脉相。”神医吴道,“只这妄见谩骂,于痫者甚是少见。”
  “羊角风却不是僵仆羊鸣?”
  “正是,痫证常是僵仆,或乃手足相引,或角弓反张,或为搐搦,或作六畜声,口角呙斜,频频吐涎。”神医吴道。
  老夫人寻思片刻,道,“我儿新妇即有此证,太丞说此病是胎传?”
  “那倒未必。”神医吴道,“在下尚有一事不解。贵庄上不见畜猪牛马,平日里饮食有人送来?”
  “此去不远,有个李家庄,庄上多租着敝处田地,平日免不得捎些猪羊,自家庄上竟不必畜养。”
  话到此间,小衙内复牵了小蛇来到堂前。小蛇背着书箱,往地上一放。手尚未收拾,又叫小衙内牵牢了。
  神医吴一脸温顺望向徒儿,嘴角眼角只是抽搐不断。小蛇耸眉离棱,瞪得目珠子白多黑少。
  “衙内,时常可去厨子那里耍?”神医吴咳了一声,问道。
  小衙内偷眼晙他大母,大母沉下脸。遂乖觉摇摇头。
  神医转身问老夫人:“衙内发病前可曾食过生肉?”
  “生肉?”小衙内瞪大眼,“莫不是有乌目珠的白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