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康熙白月光的妹妹(清穿) 第104节(2 / 4)
“老祖宗,您就答应朕,让朕去亲征吧!”
第69章
诚然如皇上所言, 太皇太后何尝不知道皇上御驾亲征多能鼓舞战士士气?她老人家更是知道前线战事吃紧,士气疲软,若皇上能够出征福建, 胜率能大大增加, 只是, 她怎么敢冒险?
纵然她得群臣称赞, 但也只是个心疼孙儿的祖母啊。
如小时候一样, 太皇太后的手轻抚上皇上的脑袋, 柔声道:“并非哀家不愿叫你去,只是刀剑无眼,若是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你要哀家怎么办?你要后宫的妃嫔与孩子怎么办?你要这大清怎么办?”
说到这儿,她老人家眼眶泛红:“哀家年幼丧父,中年丧夫,继而丧女丧子, 哀家……哀家甚至想都不敢想, 若是你出了什么纰漏,哀家该怎么办,哀家又能怎么办啊……”
他们祖孙一路走来,其中千辛万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皇上抬头看向太皇太后, 正色道:“朕是您的孙儿, 可若战事一直拖下去,不知道多少祖母会没了孙儿的, 老祖宗, 您一向慈悲为怀, 难道就忍心看着那些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更何况,朕身边随性众多, 断不会有任何闪失的,老祖宗,朕向您保证,朕一定会毫发无损的归来……”
他方才听说太皇太后派人请映微到了慈宁宫,就猜到太皇太后要做些什么,这才急匆匆赶来。
太皇太后没有接话。
其实她老人家也矛盾的很,一边是天下万民,一边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儿……
映微见状,也劝道:“是啊,太皇太后,皇上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归来的。”
毕竟历史上的康熙帝一直活到了古稀之年,是少有的长寿帝王。
太皇太后瞧瞧这个,再看看那个,只见两人眼中的恳切是一模一样,当即只微微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哀家就如你所愿吧!”
皇上眼神透着欢喜:“多谢老祖宗。”
太皇太后却摆摆手:“可别急着谢哀家,哀家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归来。”
皇上扫了映微一眼,继而坚定道:“朕保证,朕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很快,皇上即将御驾亲征一事传的是沸沸扬扬,不光朝堂震惊,后宫中也闹得是沸沸扬扬。
甭管这些女人先前是如何不对付,可如今却有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劝说皇上不要去福建。
她们想的明白,万一皇上真的驾崩了,她们岂不成了寡妇?
甚至还有些妃嫔求到映微跟前,要她劝劝皇上,却被映微婉言拒绝了。
就连一贯与映微同一阵线的郭络罗贵人也忍不住找她说这事儿来:“……这几日嫔妾姐姐时常在嫔妾跟前念叨皇上御驾亲征一事,她就算没将话说的明白,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嫔妾也听明白了,想请您帮着劝劝皇上。”
说着,她更是道:“若换成别的事儿,嫔妾肯定不会走这么一趟的。”
“但这事儿……嫔妾也觉得不妥当,朝廷上下那么多人,难道姚启圣死了就挑不出别的人来?非得皇上过去吗?若真是无人可用,皇上养着那么些人做什么吃的?”
她会不会变成寡妇,她倒不是十分在意,毕竟如今就论她的恩宠,与寡妇也是差不多的,可她担心她的女儿没了父亲。
映微耐着性子解释道:“虽说后宫不得干政,可本宫也听皇上说起过前线之事,姚启圣姚大人在福建一带颇有威望,如今骤然离世倒是军心不稳,更何况大清将士一贯不擅长海战,接连吃了几场败仗,若是一直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去年郑经去世,他的两个儿子为了王位争的是头破血流,继而导致台湾内乱,皇上想着趁此机会一举□□。”
纵然她对朝堂之上知道的并不多,但在她看来,皇上此时出征是最好的时机。
郭络罗贵人长叹一口气道:“可嫔妾只怕……” ↑返回顶部↑
第69章
诚然如皇上所言, 太皇太后何尝不知道皇上御驾亲征多能鼓舞战士士气?她老人家更是知道前线战事吃紧,士气疲软,若皇上能够出征福建, 胜率能大大增加, 只是, 她怎么敢冒险?
纵然她得群臣称赞, 但也只是个心疼孙儿的祖母啊。
如小时候一样, 太皇太后的手轻抚上皇上的脑袋, 柔声道:“并非哀家不愿叫你去,只是刀剑无眼,若是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你要哀家怎么办?你要后宫的妃嫔与孩子怎么办?你要这大清怎么办?”
说到这儿,她老人家眼眶泛红:“哀家年幼丧父,中年丧夫,继而丧女丧子, 哀家……哀家甚至想都不敢想, 若是你出了什么纰漏,哀家该怎么办,哀家又能怎么办啊……”
他们祖孙一路走来,其中千辛万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皇上抬头看向太皇太后, 正色道:“朕是您的孙儿, 可若战事一直拖下去,不知道多少祖母会没了孙儿的, 老祖宗, 您一向慈悲为怀, 难道就忍心看着那些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更何况,朕身边随性众多, 断不会有任何闪失的,老祖宗,朕向您保证,朕一定会毫发无损的归来……”
他方才听说太皇太后派人请映微到了慈宁宫,就猜到太皇太后要做些什么,这才急匆匆赶来。
太皇太后没有接话。
其实她老人家也矛盾的很,一边是天下万民,一边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儿……
映微见状,也劝道:“是啊,太皇太后,皇上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归来的。”
毕竟历史上的康熙帝一直活到了古稀之年,是少有的长寿帝王。
太皇太后瞧瞧这个,再看看那个,只见两人眼中的恳切是一模一样,当即只微微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哀家就如你所愿吧!”
皇上眼神透着欢喜:“多谢老祖宗。”
太皇太后却摆摆手:“可别急着谢哀家,哀家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归来。”
皇上扫了映微一眼,继而坚定道:“朕保证,朕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很快,皇上即将御驾亲征一事传的是沸沸扬扬,不光朝堂震惊,后宫中也闹得是沸沸扬扬。
甭管这些女人先前是如何不对付,可如今却有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劝说皇上不要去福建。
她们想的明白,万一皇上真的驾崩了,她们岂不成了寡妇?
甚至还有些妃嫔求到映微跟前,要她劝劝皇上,却被映微婉言拒绝了。
就连一贯与映微同一阵线的郭络罗贵人也忍不住找她说这事儿来:“……这几日嫔妾姐姐时常在嫔妾跟前念叨皇上御驾亲征一事,她就算没将话说的明白,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嫔妾也听明白了,想请您帮着劝劝皇上。”
说着,她更是道:“若换成别的事儿,嫔妾肯定不会走这么一趟的。”
“但这事儿……嫔妾也觉得不妥当,朝廷上下那么多人,难道姚启圣死了就挑不出别的人来?非得皇上过去吗?若真是无人可用,皇上养着那么些人做什么吃的?”
她会不会变成寡妇,她倒不是十分在意,毕竟如今就论她的恩宠,与寡妇也是差不多的,可她担心她的女儿没了父亲。
映微耐着性子解释道:“虽说后宫不得干政,可本宫也听皇上说起过前线之事,姚启圣姚大人在福建一带颇有威望,如今骤然离世倒是军心不稳,更何况大清将士一贯不擅长海战,接连吃了几场败仗,若是一直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去年郑经去世,他的两个儿子为了王位争的是头破血流,继而导致台湾内乱,皇上想着趁此机会一举□□。”
纵然她对朝堂之上知道的并不多,但在她看来,皇上此时出征是最好的时机。
郭络罗贵人长叹一口气道:“可嫔妾只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