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餐馆通古今[美食] 第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时间庆幸,碎裂的眼镜视野里,前方河道中间出现一块巨石挡路,他滑动胳膊拼命躲避还是迎头撞上巨石边侧,左半边脑袋轰隆炸响,好在柚子皮的垫底,脑袋没被当场开瓢。
  这还不算完,河道出现高差,张伟被排山倒海的山洪一下子拍在河底,胡乱挣扎许久,因为不停有高处水流倾泻,使尽浑身解数都挣扎不出水面,肺部氧气用尽,年轻的博士闭上眼,做了这么多,还是不行吗?
  不可以死,胡婉珍的论文他还没指导成功。
  也许是回光返照,张伟鼓起一股劲扯下腰间的葫芦盖子,吸一口里面带着柚子糖香气的空气,再快速把盖子盖上,凭着这一口气,使劲蹬向河底的石块,反作用力使他偏离主干流,在三个大葫芦的浮力加持下,最后终于浮上水面。
  接下来就是继续不停地浮浮沉沉,撞与被撞,柚皮头盔撞没了前半部,牛肚盔甲被撕了一半。折损过半,已经超额完成任务,没有它们缓冲那几下,张伟欠袁圆的蘑菇估计再也还不上了。
  否极泰来,捆绑盔甲的牛皮跟旱季长在河道中间的小树纠缠在一起,张博士整个人就这么被拽住了,小树脆弱,未必能支撑柱成年人的重量。
  机不可失,边喘息边哆哆嗦嗦解开腰间的牛皮绳,张伟孤注一掷,将绳索套往河边的山石,第一次没成功,第二次还没成功,第三次……附身的小树要压弯了,圈绳终于套上石柱。
  五分钟后,当张伟彻底踏上坚实的土地,二十六岁的书呆子再次忍不住嚎啕大哭。
  上述惊险的求生过程,袁圆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有886的实况转播,仿佛亲临求生现场,一波三折的脱险过程,听得袁小厨冷汗连连,心跟着跳到嗓子眼。
  “成功啦!我们成功啦!”886在冰箱显示屏上放起大朵烟花。
  袁圆紧张过头,体力不支,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就近拉了把椅子坐下。
  沉浸在成功救人的喜悦余韵中,袁圆和886好长时间都没出声,过了好久,餐厅静谧气氛才被打破。“我一直不明白你们美食系统存在的意义,到现在也不明白,也许是背后的创造者想通过美食为纽带搞跨位面的社会学实验。有些规则,像只能食材换食材,既死板又幼稚,感觉这个创造者是个一根筋的科学怪人。”
  886回她一声“切”。
  袁圆声音舒缓,自顾说下去,“我不缺钱,有钱就能弄来好食材,有没有位面餐厅对我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过去的我一直在追求无上的厨艺,就像攀登高峰一样,能够完美驾驭食物,有种作为匠人的隐秘成就感。可今晚……”
  袁圆的视线越过窗外,远处灯塔的微光恒久坚定。“今晚顾客的极端特例,让我认识到厨艺之外的一些事,关于食物与人的关系,关于食物背后人与人的紧密联系,我想这也是你们发展美食系统的部分初衷吧。”
  886童声清亮,“小餐厅有大作为。”
  袁圆朝冰箱举杯,“小餐厅隐秘而伟大。”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9-11 17:38:43~2022-09-12 17:04: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elianthusz 16瓶;采菊东篱下 10瓶;rita 3瓶;
  第16章 大黄鱼咸齑汤
  月落,鸡鸣,日升。
  起床后的袁圆没像往常一样去爬山,全副武装,左手提桶,右手拎筐,跟阿公阿婆们一起来到海边。
  落大潮,赶海忙。
  未眠岛状如英文字母m,有两个内凹的海湾,都是泥滩,青蟹和浅海贝类特别喜欢栖息于此。农历八月正是青蟹最肥美的季节,青蟹又称蝤蛑,民间有说法,“八月蝤蛑抵只鸡”。老人们摩拳擦掌,誓要逮只鸡那么大的青蟹回家吃吃。
  大潮退后,平静的泥滩下并不平静,前方传来老人们惊喜的欢呼,好运气的余阿婆抓到一只大青蟹,足有一斤重。余阿婆起了个好头,大家陆续都有收获,袁圆也抓了五只稍小一点的青蟹。
  海洋生态没有完全恢复,能有这样的收成老人们很满意。太阳升高,烤得人后背疼,撤了,回家蒸蟹去。
  刚准备上岸,从探头岬另一侧开过来两辆水上摩托,有两个面色黝黑的光头男人骑在摩托上快速向袁圆和老人们所在的方位驶来。
  探头岬将未眠岛的泥滩一分两半,另一侧的滩涂被政府承包出去搞养殖,这两人应该是养殖场的人。
  摩托艇被拖上来停好,一高一矮两个男人快步走上前,面色不善,口气很冲,“谁让你们捡我们的青蟹,李老板的东西也敢动,活腻了是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