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锦绣 第17节(2 / 4)
“姑娘便收下吧, 若没得您提醒,又哪里能那么简单就抓到他的把柄。”连捕头一派认真之色。
“怎好意思再收,上回官府已经给了二百两银子了。”元绣仍是推拒。
“官府归官府, 这些是我自个儿的一番心意。”
一向不管这些的李兰花忽然笑开了:“既如此, 丫头你就收下吧, 省的连捕头提着东西来回跑, 累手!”
“大娘说的是。”徐捕头也跟着附和,“另有一事,知县大人特地向上官说明了, 杨老财的田地多是坑害百姓得来的,如今百姓怨声载道,将杨老财告了一通,来的上官大人便允了放还田地一事,另, 那个告状的王善保, 也得了赔偿的银钱。”
听他说完,元绣便不住点头:“如此甚好,甚好, 真是多谢您几位大人了!村里人若是知道, 想必也高兴。”
二人说话的功夫, 李兰花拿了小杌子出来请连捕头坐,
“连大人您今儿中午说什么也得留下来吃饭, 帮了村里这么大的忙, 若连一顿饭都不吃,倒显得我们庄户人家不懂规矩。”
连捕头被这话说的只得点头, 又拘谨地坐在凳子上, 元绣看她娘似乎还有话要说, 想来还是村里那田地的事,便不再管这头,而是拿了棍去弹棉被。
“先前还不曾问,连捕头如今多大年纪,可曾娶妻?”
这话问的便是黑脸也忍不住翻红了,偏李兰花还没眼色,紧紧盯着人家。
元绣只得打圆场:“娘问这些做什么?没的叫连捕头不好意思”
她倒没别的心思,单纯觉得她娘有些多管闲事了。
连捕头也磕磕巴巴地答了:“娶过妻,前些年得了痨病……没了”
李兰花险些歪到在凳子上:“倒是我多嘴了,您别在意……”
徐捕头摇头:“无事,无事。”
李兰花既已开口叫人留下来吃饭,而且人家也真的留下来了,元绣自然也不好再叫人家走,毕竟人家是实心实意给村里人做了好事的,于是她只能去灶屋里做饭。
既然来了客,饭菜自然要备好,再说人家是真的帮了双井村一众。这会儿来不及去买肉,幸好隔壁善保叔家春枝婶儿早上买了两刀肉——她家大郎要娶亲了,这是打算拿去女方家走亲的。
赵大胜借了说是明儿买了还,人也没多问,两刀肉都拿过来了。
元绣今儿要做红烧肉,跟宫中御厨学的菜,过年也做过一回。五花肉炖的软烂却没散,红糖熬得酱,收过汁以后淋在炖的颤巍巍的肉上。
灶间两口锅,一大一小,小锅方才炖着肉,大锅则炖着鱼头。
庄上有两口塘,寻常宋庄头得闲便去捞几条打打牙祭,否则塘里鱼一多,个个都长不大。
送过来的是大青鱼,肉多刺少,昨儿炸了不少鱼丸,剩下的鱼骨连带着鱼头今儿中午便做个鱼头汤泡饼,先葱姜蒜辣椒八角各式佐料爆香,再将渣子过掉,待油清放鱼头再加酱,末了添了山泉水,最后再锅边贴了自个儿方才擀的饼子。
那边红烧肉一起锅,元绣便立即在灶堂里添了几把大火。
开春撒的菜籽如今都长成菜苔了,拍几瓣蒜搁点油大火翻一下,香味便立即出来了,除了菜苔,又切了一小盘咸鸭蛋并泡萝卜此类小菜。
上回还有从沿海一带来的行商,卖什么海菜之类的,元绣买了不少,用这海菜又打了个蛋花汤。
李兰花将菜一道道端出去,不说那一盆红烧肉,就是那鱼一家人恐怕都吃不完,足以见得元绣是很客气地招呼徐捕头的。
鱼头泡饼,这也是农人才想的出来的吃食了,方才荷香跟兴安在外头剥了好几头蒜,刚刚都扔到汤里,如今已经烀的极其软烂,那饼子大小均等,贴在锅边被余火煨熟,焦脆有只,松软亦有之,再有汤汁浸泡,吃起来口感上佳。
更叫人惊艳的反而是那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红烧肉,看起来那叫一个晶莹剔透,恍若凡间难得一见的红玛瑙,连捕头笃定,便是去府城最顶级的酒楼,怕是也尝不到这一口好滋味儿。
总归这顿饭吃的是宾主尽欢,连捕头借口下午有公务在身,推了赵大胜倒过来的酒,期间又看了元绣几眼,见她并未因此有什么不满之色,这才放下心来。 ↑返回顶部↑
“怎好意思再收,上回官府已经给了二百两银子了。”元绣仍是推拒。
“官府归官府, 这些是我自个儿的一番心意。”
一向不管这些的李兰花忽然笑开了:“既如此, 丫头你就收下吧, 省的连捕头提着东西来回跑, 累手!”
“大娘说的是。”徐捕头也跟着附和,“另有一事,知县大人特地向上官说明了, 杨老财的田地多是坑害百姓得来的,如今百姓怨声载道,将杨老财告了一通,来的上官大人便允了放还田地一事,另, 那个告状的王善保, 也得了赔偿的银钱。”
听他说完,元绣便不住点头:“如此甚好,甚好, 真是多谢您几位大人了!村里人若是知道, 想必也高兴。”
二人说话的功夫, 李兰花拿了小杌子出来请连捕头坐,
“连大人您今儿中午说什么也得留下来吃饭, 帮了村里这么大的忙, 若连一顿饭都不吃,倒显得我们庄户人家不懂规矩。”
连捕头被这话说的只得点头, 又拘谨地坐在凳子上, 元绣看她娘似乎还有话要说, 想来还是村里那田地的事,便不再管这头,而是拿了棍去弹棉被。
“先前还不曾问,连捕头如今多大年纪,可曾娶妻?”
这话问的便是黑脸也忍不住翻红了,偏李兰花还没眼色,紧紧盯着人家。
元绣只得打圆场:“娘问这些做什么?没的叫连捕头不好意思”
她倒没别的心思,单纯觉得她娘有些多管闲事了。
连捕头也磕磕巴巴地答了:“娶过妻,前些年得了痨病……没了”
李兰花险些歪到在凳子上:“倒是我多嘴了,您别在意……”
徐捕头摇头:“无事,无事。”
李兰花既已开口叫人留下来吃饭,而且人家也真的留下来了,元绣自然也不好再叫人家走,毕竟人家是实心实意给村里人做了好事的,于是她只能去灶屋里做饭。
既然来了客,饭菜自然要备好,再说人家是真的帮了双井村一众。这会儿来不及去买肉,幸好隔壁善保叔家春枝婶儿早上买了两刀肉——她家大郎要娶亲了,这是打算拿去女方家走亲的。
赵大胜借了说是明儿买了还,人也没多问,两刀肉都拿过来了。
元绣今儿要做红烧肉,跟宫中御厨学的菜,过年也做过一回。五花肉炖的软烂却没散,红糖熬得酱,收过汁以后淋在炖的颤巍巍的肉上。
灶间两口锅,一大一小,小锅方才炖着肉,大锅则炖着鱼头。
庄上有两口塘,寻常宋庄头得闲便去捞几条打打牙祭,否则塘里鱼一多,个个都长不大。
送过来的是大青鱼,肉多刺少,昨儿炸了不少鱼丸,剩下的鱼骨连带着鱼头今儿中午便做个鱼头汤泡饼,先葱姜蒜辣椒八角各式佐料爆香,再将渣子过掉,待油清放鱼头再加酱,末了添了山泉水,最后再锅边贴了自个儿方才擀的饼子。
那边红烧肉一起锅,元绣便立即在灶堂里添了几把大火。
开春撒的菜籽如今都长成菜苔了,拍几瓣蒜搁点油大火翻一下,香味便立即出来了,除了菜苔,又切了一小盘咸鸭蛋并泡萝卜此类小菜。
上回还有从沿海一带来的行商,卖什么海菜之类的,元绣买了不少,用这海菜又打了个蛋花汤。
李兰花将菜一道道端出去,不说那一盆红烧肉,就是那鱼一家人恐怕都吃不完,足以见得元绣是很客气地招呼徐捕头的。
鱼头泡饼,这也是农人才想的出来的吃食了,方才荷香跟兴安在外头剥了好几头蒜,刚刚都扔到汤里,如今已经烀的极其软烂,那饼子大小均等,贴在锅边被余火煨熟,焦脆有只,松软亦有之,再有汤汁浸泡,吃起来口感上佳。
更叫人惊艳的反而是那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红烧肉,看起来那叫一个晶莹剔透,恍若凡间难得一见的红玛瑙,连捕头笃定,便是去府城最顶级的酒楼,怕是也尝不到这一口好滋味儿。
总归这顿饭吃的是宾主尽欢,连捕头借口下午有公务在身,推了赵大胜倒过来的酒,期间又看了元绣几眼,见她并未因此有什么不满之色,这才放下心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