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科举) 第1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多谢娘子。”
  沈伯文真心实意地道了声谢。
  ……
  翌日,沈珏从紫阳书院回来,正巧赶上谢之缙还未出发,姑父与侄儿匆匆见过一面,谢之缙便离开兴化前往锦州。
  周如玉一看儿子回来了,压根儿不用多加思索,便将教女儿《悯农》的事儿安排给了长子,随即又带着他们两个一道忙活施粥之事。
  沈珏:“……”
  他原本以为自己回家是来休息的?
  然而母命不可违,少年只好听从安排,忙碌起来。
  不过也正好合了他的心思,毕竟不管是父亲和老师都跟他说过,不可死读书,书中的道理,在实际生活当中才更容易有更深的体会,因而沈珏虽然面上不显,参与得却很积极,甚至晚上回去之后还要写一篇日记。
  全家人包括妹夫都在忙,沈伯文自然也闲不下来,兴化府内,除了城内外施粥放粮之外,仙庸山上的那几处银矿也正热火朝天地开工起来,以工代赈,招了不少前来讨生活的流民们。
  在锦州那边开工之前,还在不断地吸引着流民结伴前来。
  为了防止以往那种克扣工钱的事情再次发生,沈伯文也需要定期过去检查或是暗访。
  谢之缙走后不久,便有消息送了过来,说是锦州土城的工程已经重启,吸引了不少流民往那边去,大大减轻了福建几个府城的压力。比如兴化和福州,承受能力已经将近极限,若是往这边涌来的流民再多下去,恐怕情况就不太妙了。
  好在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继这件事之后,南阳的叛军头领被诛,余者投降不杀,南阳府平稳下来;户部负责的赈灾队伍也陆陆续续到达了灾情最为严重的几个地方,民愤逐渐被平息。
  沈伯文听到这些消息后,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布政使派人送来公文,上司亲自给他安排了一个新任务
  ——招抚流民,附入本地户籍,以补充当地人口。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都, 皇宫西苑。
  景德帝最近心情不错,因为卫国公又一次打了胜仗归来,解决了南阳府的糟心事, 从受灾各地传来的消息也都是好的,赈济之事一切顺利,灾情逐渐平稳下来。
  他近一年很喜欢叫韩嘉和来西苑写诏令, 要么就是把人叫过来聊聊天,或者陪自己读会儿书。
  不管怎么说, 毕竟是自己钦点的探花郎,看到韩嘉和那张好看的脸,景德帝的心情也会变得好点儿, 况且他也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
  “最近翰林院忙不忙?”
  景德帝放下手里的折子,身子往后一靠,靠在椅背上放松片刻,同韩嘉和闲聊起来。
  皇帝同你说话,不管你正在干什么,都得放下手里的活儿, 专心应答。
  还好韩嘉和替景德帝抄的文章刚好抄完, 闻言便放下手中的笔, 束手站好,回道:“回陛下的话, 还是老样子。”
  景德帝一听就笑了起来,摇着头道:“也就是你敢这么说了,换了其他人, 哪个会这么说话?”
  不过既然笑了, 那就没有怪罪他的意思, 反倒同他话起家常来, 和气地问道:“你家中近来可好,永昌可好?”
  永昌郡主范清漪,也就是韩嘉和的妻子。
  毕竟是景德帝的外甥女,关心一下也算寻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