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科举) 第11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渠恺面色灰败,但只能跪地领旨。
  帝王所说的“不会做事”,其实是很严重的批评了,读书人最重名声,至少对于渠恺来说,哪怕是降职贬官,都比这句评语来得好。
  而在家待几天,却又没有说具体是多少天,完全取决于景德帝的心情以及灾情的情况。
  这个处罚并不重,但谢阁老可以理解,毕竟将渠恺放到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的是陛下自己,若是在还没坐稳几天的情况下就又把他给撤下去了,伤的是陛下自己的脸面。
  况且对朝廷的二品大员,惩处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不管怎么说,若说这件事对渠恺毫无影响,那是不可能的,谢阁老了解景德帝,渠恺自己也定然了解,暂且只有罚俸和闭门思过,但心里一定给他重重地记了一笔,日后若是还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怕是难了。
  ……
  渠恺带着浑身的低气压回了府,吩咐下人去传话,让家里人这段时间都安分点,自己要闭门谢客。
  且不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着急忙慌去寻自个儿好儿子的渠老太太,还有那些个忙着去献殷勤的妾室们,渠婉在听完这件事儿之后,却撇了撇嘴,继续挑选待会儿出门要换的衣裳。
  她的大丫鬟踌躇了片刻,不由得问道:“小姐,老爷说要闭门谢客,咱们还能照常出门吗?”
  “他闭他的,又不是我被陛下申饬了,我怎么不能出门了?”渠婉毫不在意地道。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
  丫鬟顿了顿,又道:“可老太太那边,许是会对您不满。”
  渠婉挑衣裳的动作停了一瞬,心道也是,没思考多久,便道:“那干脆多收拾几个箱笼,我带上睿儿去郊外的园子里避暑。”
  自己待在家里,老太太没事儿都要找事儿,更何况现在她的宝贝儿子被陛下下令闭门思过,心情不顺,回头又要自己作筏子,才不受她这个闲气。
  一个孝字压在头上,迫使渠婉不能做什么过分的事,不过不搭理总行吧?
  惹不起还躲得起呢。
  她说完这话,丫鬟立马应了,出门去交代伺候小公子的人,赶快将东西收拾起来。
  她办事,渠婉放心,又继续挑起衣裳来。
  挑到一半,她忽然又觉得只有自己带着孩子去园子里避暑,也挺无趣的,心思一转,便走到窗边的书桌前,写了几道帖子,放下笔,吩咐下人送出去。
  既然出去玩儿,还是得多邀几个人才有意思。
  想到这儿,她不由得叹了口气,可惜如玉跟着沈伯文去了任上,如若不然,只请她一个人过来,她们都有聊不完的话,怎会像现在这样。
  就连自家睿儿,先前也同自己问起,怎么见不到沈家哥哥了。
  既然想起来了,她又把负责管总账本儿的丫鬟叫了进来,问起:“聚仙楼那边要分给沈夫人上半年的分红,算出来了没有?”
  原本周如玉只想把方子卖断,然而渠婉却看得出来这几个方子的价值,况且自己家大业大,又大致了解沈家的家境,自然不会占她的便宜,强行给她定了分红,周如玉无法,也只能受了。
  “回大小姐的话,您问得巧了,那边早上刚送过来。”丫鬟笑盈盈地道。
  说罢又道:“二掌柜的过来的时候,还被老太太那边的妈妈给瞧见了呢。”
  “瞧见就瞧见罢。”渠婉轻哼了一声,半点儿不放在眼里,转了转腕上的镯子,道:“她若是还敢伸爪子,她娘家那几个铺子,怕是都不想往下开了。”
  丫鬟也是这么想的,闻言便眉眼弯弯地附和道:“您说得是。”
  想到周如玉临行前同自己说过,这些分红就不必千里迢迢地送到兴化府了,倒不如帮她在京都买一处铺面,或是购置些田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