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迟到的天罚(3 / 4)
他们就认为到此为止,以万历现在的身份,也不需要跟那些人计较。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报复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凶猛。
关键圣旨上还是在夸这些人,能干、忠诚、经验丰富,可独当一方,那些荒凉的岛屿就需要他们这些人才。
你们不是大大的忠臣吗?
行!
朕给你们一个机会。
“这...这一下抽调这么多官员去海外,国...国内怎么办?”李三才战战兢兢地问道。
这些人中许多人是位高权重,不是闲职,突然调走这么多人,谁来管理那些地方!
王锡爵、许国不约而同地看向坐在最末端的曹恪。
李三才顿时明白过来。
这参政院就是万历为这些人准备后备系统,前几年推广新政,就是让这些年轻进士得到锻炼,其中最优秀的自然是内阁的接班人。
万历之前一直没有动他们,就是因为当时手中也无人可用,若是将这些人都给调走,地方上镇不住场,全国都会大乱,但是现在他无所谓,不服你就来造反,别跟朕bb。
朕正愁钱多得没地方用。
而军人也愁没有军功立。
目前是需求大于供应,就看你们表现。
但是帝王之术,永远都是恩威并施,万历虽然将荆王府挪到澎湖去,但同时也给予周王府无与伦比的恩宠,这让其他藩王知道,必须要跟皇帝一条心,否则的话,有他们好果子吃。
那么在大规模打击官僚集团的同时,万历又下旨重组翰林院,并且大规模招翰林院院士,人数将是以前的十倍不止,并且是以四书五经为考核点。
这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是罢黜独尊吗?
怎么这又将儒家捧上去。
大家很乱。
但是这个翰林院与之前翰林院有一点点不同,以前的翰林院是对内,而如今的翰林院是对外,这其实是郭淡的主意,罢黜儒家独尊,这非一朝一夕之事,朝野上下那么多儒家大学士,放在那里不用,这也不可能。
这些人还是要用的。
只是目的不一样,万历给出的解释就是大明百姓已经完成儒家洗礼,正在迈向新得阶段,但是旁边那些藩国的百姓,并未完全受到儒家洗礼,翰林院的职责就是给他们带去儒家思想。
推广汉字、汉语,推广四书五经。
简单来说,就是文化输出。
不然招这么多大学士干嘛。
那些平日里不屑于当官的大名士、隐士是踊跃报名,因为儒家士气已经跌入谷底,这个机会可不能放过。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为那些人叫屈。
那些人若是不走,他们哪有机会上位。 ↑返回顶部↑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报复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凶猛。
关键圣旨上还是在夸这些人,能干、忠诚、经验丰富,可独当一方,那些荒凉的岛屿就需要他们这些人才。
你们不是大大的忠臣吗?
行!
朕给你们一个机会。
“这...这一下抽调这么多官员去海外,国...国内怎么办?”李三才战战兢兢地问道。
这些人中许多人是位高权重,不是闲职,突然调走这么多人,谁来管理那些地方!
王锡爵、许国不约而同地看向坐在最末端的曹恪。
李三才顿时明白过来。
这参政院就是万历为这些人准备后备系统,前几年推广新政,就是让这些年轻进士得到锻炼,其中最优秀的自然是内阁的接班人。
万历之前一直没有动他们,就是因为当时手中也无人可用,若是将这些人都给调走,地方上镇不住场,全国都会大乱,但是现在他无所谓,不服你就来造反,别跟朕bb。
朕正愁钱多得没地方用。
而军人也愁没有军功立。
目前是需求大于供应,就看你们表现。
但是帝王之术,永远都是恩威并施,万历虽然将荆王府挪到澎湖去,但同时也给予周王府无与伦比的恩宠,这让其他藩王知道,必须要跟皇帝一条心,否则的话,有他们好果子吃。
那么在大规模打击官僚集团的同时,万历又下旨重组翰林院,并且大规模招翰林院院士,人数将是以前的十倍不止,并且是以四书五经为考核点。
这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是罢黜独尊吗?
怎么这又将儒家捧上去。
大家很乱。
但是这个翰林院与之前翰林院有一点点不同,以前的翰林院是对内,而如今的翰林院是对外,这其实是郭淡的主意,罢黜儒家独尊,这非一朝一夕之事,朝野上下那么多儒家大学士,放在那里不用,这也不可能。
这些人还是要用的。
只是目的不一样,万历给出的解释就是大明百姓已经完成儒家洗礼,正在迈向新得阶段,但是旁边那些藩国的百姓,并未完全受到儒家洗礼,翰林院的职责就是给他们带去儒家思想。
推广汉字、汉语,推广四书五经。
简单来说,就是文化输出。
不然招这么多大学士干嘛。
那些平日里不屑于当官的大名士、隐士是踊跃报名,因为儒家士气已经跌入谷底,这个机会可不能放过。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为那些人叫屈。
那些人若是不走,他们哪有机会上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