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2 / 3)
司马欣,原为大秦长史,陈胜起义后跟随章邯作战,后来汉王入秦,他便降了汉王,却又因为项羽势大而转投了项羽,完全是一个墙头草的作风。
刘邦向来最是痛恨背叛者,之前就有个雍齿,虽然后来因为形势所迫,他不得不接受了他的再次投诚,心里却一直存着一个疙瘩,深恨着他。
现在再听到司马欣的下场后,顿时便动了回归栎阳的心思。
他派人将自尽而死的司马欣砍下头颅送回栎阳,在他回去后,置酒摆宴款待三秦父老,并把司马欣的头颅悬挂在木杆上示众。
一个已经死去了的人,他还要砍下头来示众,可见他对背叛者的痛恨,而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震慑,二来则是为了争取关中民心,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关中谁才是主人。
张良和林依依是陪着刘邦一同回栎阳的,这一次他们在栎阳仅呆了四天,之后便回到了广武,继续与项羽对峙。
就这短暂的四天,也让张信开心的不得了,毕竟他又有好几个月没见着父亲和老师了,他实在是想念。
这四天里,张信很是乖巧,每天都笑咪咪地想尽办法往两位长辈身边凑,很是孝顺地端茶递水,哪怕是经常会被两个长辈忽略掉,也不会再满怀醋意地捣乱,而是安安静静地留在他们身边,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刷他存在感的机会。
林依依和张良都很欣慰,觉得孩子长大了,反而对他更多了几分关心,一有时间便对他教导一番,倒让这四天过的充实而温馨。
项羽和刘邦都将各自的主力放在了广武县,萧何却在关中又招募了一些军士,简单的训练之后,也渐渐让他们投入了战斗,使得原本略逊于楚军的汉军兵力渐渐增多。
与此同时,驻扎在梁地的彭越开始不断地骚扰袭击楚军粮道,想要切断项羽的粮草供给。
被封为齐王的韩信也接受了汉王的命令,开始出兵攻打楚军,使得项羽在战场上渐趋下风,让他感觉到了失败的恐惧。
于是项羽再次相约刘邦面谈,却因为上次刘邦在广武涧边被他暗箭所伤差点伤重而死,所以再不肯信他。
项羽无奈,只好派了使者前去,向刘邦表明他愿意与之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以西的地方归汉王所属,以东的地方归楚王所属。
如果汉王同意,他不但愿意即刻退兵,还愿意归还仍被扣留在楚营的刘老太公等一干人,当初在彭城外,混乱之中被吕雉以及刘邦的两个孩子趁乱走脱,刘老太公却因为年老,以及他身为刘邦父亲的重要身份而被留在了楚营。
别看当初刘邦装得无所谓的样子让项羽煮了他爹后也送他一碗汤,现在的情况却又有不同。
于是他同意了项羽的提议。
项羽这次倒是很守信用,很快便将刘老太公送还给了汉王,引得营中兵将认为这是汉王的大胜,连霸王这样的人也向汉王认输了,这就是他们的胜利啊。
于是他们山呼万岁,非常高兴。
而项羽也整顿军队,准备回东方去。
刘邦本来也打算按照约定回归栎阳,却被张良和陈平等人劝住。
他们认为,楚军兵疲粮尽,正是消灭他们的时机,如果错过,任他们返回物资丰饶更胜西秦的东方,很快便会得到修养,到时必定会西进,终会成为大汉的心腹大患。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便是大王能够容得下楚王,楚王又能否容得下大王?”张良一脸严肃地说。
“是啊,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如今的形势,大利于我,大王一定不能错过。”陈平那张俊秀阳刚的脸上,此时却带着一丝狠厉。
刘邦有个很好的特质,那便是会识人,能用人。
他很能听得进属臣的建议,也能果断地做出决定,并且从来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而是会坚韧地向着制定好的目标去努力。
于是他下令追击项羽,同时派人送信给彭越和韩信,约定日期准备在固陵共同进攻项羽。
谁知当他赶到固陵后,彭越和韩信却没有赶到。
而这个时候,时间又过去了几个月,已是到了秋天,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临了。
寒冷的天气可不会只会为楚军带来麻烦,刘邦已经等不及了。 ↑返回顶部↑
刘邦向来最是痛恨背叛者,之前就有个雍齿,虽然后来因为形势所迫,他不得不接受了他的再次投诚,心里却一直存着一个疙瘩,深恨着他。
现在再听到司马欣的下场后,顿时便动了回归栎阳的心思。
他派人将自尽而死的司马欣砍下头颅送回栎阳,在他回去后,置酒摆宴款待三秦父老,并把司马欣的头颅悬挂在木杆上示众。
一个已经死去了的人,他还要砍下头来示众,可见他对背叛者的痛恨,而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震慑,二来则是为了争取关中民心,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关中谁才是主人。
张良和林依依是陪着刘邦一同回栎阳的,这一次他们在栎阳仅呆了四天,之后便回到了广武,继续与项羽对峙。
就这短暂的四天,也让张信开心的不得了,毕竟他又有好几个月没见着父亲和老师了,他实在是想念。
这四天里,张信很是乖巧,每天都笑咪咪地想尽办法往两位长辈身边凑,很是孝顺地端茶递水,哪怕是经常会被两个长辈忽略掉,也不会再满怀醋意地捣乱,而是安安静静地留在他们身边,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刷他存在感的机会。
林依依和张良都很欣慰,觉得孩子长大了,反而对他更多了几分关心,一有时间便对他教导一番,倒让这四天过的充实而温馨。
项羽和刘邦都将各自的主力放在了广武县,萧何却在关中又招募了一些军士,简单的训练之后,也渐渐让他们投入了战斗,使得原本略逊于楚军的汉军兵力渐渐增多。
与此同时,驻扎在梁地的彭越开始不断地骚扰袭击楚军粮道,想要切断项羽的粮草供给。
被封为齐王的韩信也接受了汉王的命令,开始出兵攻打楚军,使得项羽在战场上渐趋下风,让他感觉到了失败的恐惧。
于是项羽再次相约刘邦面谈,却因为上次刘邦在广武涧边被他暗箭所伤差点伤重而死,所以再不肯信他。
项羽无奈,只好派了使者前去,向刘邦表明他愿意与之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以西的地方归汉王所属,以东的地方归楚王所属。
如果汉王同意,他不但愿意即刻退兵,还愿意归还仍被扣留在楚营的刘老太公等一干人,当初在彭城外,混乱之中被吕雉以及刘邦的两个孩子趁乱走脱,刘老太公却因为年老,以及他身为刘邦父亲的重要身份而被留在了楚营。
别看当初刘邦装得无所谓的样子让项羽煮了他爹后也送他一碗汤,现在的情况却又有不同。
于是他同意了项羽的提议。
项羽这次倒是很守信用,很快便将刘老太公送还给了汉王,引得营中兵将认为这是汉王的大胜,连霸王这样的人也向汉王认输了,这就是他们的胜利啊。
于是他们山呼万岁,非常高兴。
而项羽也整顿军队,准备回东方去。
刘邦本来也打算按照约定回归栎阳,却被张良和陈平等人劝住。
他们认为,楚军兵疲粮尽,正是消灭他们的时机,如果错过,任他们返回物资丰饶更胜西秦的东方,很快便会得到修养,到时必定会西进,终会成为大汉的心腹大患。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便是大王能够容得下楚王,楚王又能否容得下大王?”张良一脸严肃地说。
“是啊,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如今的形势,大利于我,大王一定不能错过。”陈平那张俊秀阳刚的脸上,此时却带着一丝狠厉。
刘邦有个很好的特质,那便是会识人,能用人。
他很能听得进属臣的建议,也能果断地做出决定,并且从来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而是会坚韧地向着制定好的目标去努力。
于是他下令追击项羽,同时派人送信给彭越和韩信,约定日期准备在固陵共同进攻项羽。
谁知当他赶到固陵后,彭越和韩信却没有赶到。
而这个时候,时间又过去了几个月,已是到了秋天,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临了。
寒冷的天气可不会只会为楚军带来麻烦,刘邦已经等不及了。 ↑返回顶部↑